首页

萱萱调教

时间:2025-05-24 13:23:20 作者:四川省科技活动周启动 200余场活动点燃科学热情 浏览量:69407

  参考消息网3月17日报道 孟加拉国《闪电》报网站3月16日刊发达姆萨纳·拉纳德希兰撰写的文章,题为《西方试图诋毁中国经济是过时的政治花招》,编译如下:

  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一些全球观察家为之赞叹,另一些人则提出了批评。虽然中国的工业实力支撑着全球众多经济体,但西方国家却常常诉诸过时的政治招数来抹黑其经济成就。

  尽管中国在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质量商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并在支持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它仍是美国及其盟友无端指责的靶子。这种反复出现的诋毁模式反映出一种政治传统,即一边把中国当成替罪羊,一边顺手忽视中国对全球繁荣的巨大贡献。

  美国总统拜登和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都曾发表过诋毁性言论,称中国经济是“定时炸弹”和“美国经济面临的危险因素”。此种言论称,中国的经济战略具有投机性、不可持续,无视了中国在减贫、创造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实际进展。

  最近围绕中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这一目标,多家西方媒体对该国实现其目标的能力表示怀疑。然而,中国在应对经济挑战方面的韧性以及致力于包容性增长和创新的努力在这些叙述中被淡化了。

  批评人士往往警告,中国制造业可能崩溃,从而对全球生产和消费产生灾难性影响。然而,统计数据凸显了中国所起的关键作用,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到28%以上,超过了美国。此外,2023年中国GDP增长5.2%,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超出预期,证明其经济治理是有效的。

  与西方的描述相反,中国的经济战略优先考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和创新。政府增强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的积极举措展现了其致力于应对不可预见的挑战、促进长期稳定的决心。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有预测显示,中国将为全球增长持续作出贡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保持上升趋势,中国将在2024年作为最大贡献者发挥关键作用。

  西方政客不断诋毁中国经济的企图源于将中国视为意识形态对手的狭隘世界观。

  然而,这种歪曲事实、挑拨离间的企图是错误的,最终只会适得其反。中国在克服逆境时的韧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证明了其经济实力和全球领导地位。

  西方试图通过过时的政治言论来玷污中国形象,不仅具有误导性,也在更大范围内反映出它不愿承认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合理贡献。在中国继续规划其走向繁荣和创新道路之际,国际社会在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接触时应奉行细致入微的建设性态度。(编译/裘芳) 【编辑:刘湃】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日本突发地震多地有震感 日媒:无需担心引发海啸

首先是大与小发展不平衡。近两年,尽管“逆向旅游”“小城游”“县域游”火热,但传统大景区、大城市仍然是承载游客的主力。不少“宝藏景点”受基础设施所限,到达条件和旅游体验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次是新与旧转换不充分。随着文旅消费升级,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打卡拍照,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配套演出、文创产品等新业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如此趋势下,一些网红景区依旧靠门票经济吃老本,收入低迷甚至亏损也就不奇怪了。

这场影展拉开帷幕 艺术电影有哪些重要性?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说,山西实施“特”“优”农业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打造“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和“东药材西干果”商贸平台,进而布局生产基地、产业链条、科技研发、加工园区、综合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模块,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第一届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在广西举办

指引》规定,采用价格比较方式开展促销活动的,应当明确标示或者通过其他方便消费者认知的方式表明被比较价格和销售价格,被比较价格应当真实准确,不得以“全网最低价”等不实表述误导消费者。

中宝协:2023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规模约8200亿元

中国对传统文化和儒学的研究正深入、蓬勃发展,也为海外学者提供了发表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以及推动华人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和跨文明交流的平台,具有相当的意义。(完)

习言道|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最后,规范消费索赔。消费纠纷是市场经济成长的烦恼,市场监管总局始终畅通诉求渠道,支持社会监督,实行举报奖励,“打假人人有责”。但近年来恶意索赔蔓延,破坏营商环境、滥用公共资源,还妨碍普通消费者维权。有的夹带、掉包、造假,被公安机关查获,有的以“碰瓷”瑕疵为业,一本万利。去年,市场监管系统接受投诉1740.3万件,参与投诉的人均1.8件,而有人投诉超过3000件。消费者和经营者都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双方都要秉持诚实信用原则、在法治轨道内开展民事活动。《条例》首次规定,投诉举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骗取赔偿、敲诈勒索的要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惩罚性赔偿、行政处罚制度要准确适用,避免“小错大赔”“小过重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